2024台灣同志大遊行

為什麼想邀請大家參加遊行?

法案的推動能順利,是因為政治人物看到有這麼多人支持這個議題;社會環境氛圍能變得友善,是因為媒體一年又一年看到有這麼多人著訴說友善氛圍對他/她有多重要而報導刊載。越多人了解性別平權的運動,越能夠加快現狀改變的速度。

一年又一年的遊行,有用嗎?

有的!回想1986年時,祁家威先生向法院提出與另一位男性公證結婚的請求,遭法院拒絕;快轉到2019年後,台灣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,這中間固然祁先生、政治人物、學界、性平運動的倡議推廣者等持續不斷的努力,但是若沒有一年又一年這樣熱鬧繽紛的遊行,展現支持平權意志的民意展現,相關法案的推動就會被立法委員擱置在比較不重要的位置了。

同婚也通過了,就不需要再遊行了吧?

同性婚姻入法之後,確實減少了LGBTQ+族群一部分的生存、生活壓力。但是日常生活的每一天,還有許多障礙有待一點一點慢慢搬開。像是在學生階段,LGBTQ+族群更容易受到來自同儕、師長校方或顯性或隱性的排斥;求職、工作時因為自己的性別氣質而遭到不平等對待;想與同志伴侶一同收養時,也容易被質疑是否是一對稱職的家長?還有一直到去年的11月前,同志婚姻的當事人,還是可能受到伴侶家屬的家暴,且因為不是民法認定的「姻親」而不能受到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的保護。

小歐盟在性別平權的立場和主張是什麼?

  • 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

    除了明定罰則,搜集分析霸凌、歧視等樣態類型、發生原因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此外除了要求學生要互相友愛,師長們自身有健康的性別意識更是非常關鍵。小歐盟主張增加教師培訓中性平意識建立的預算及培訓時數,並讓組長、主任、校長層級的人員,也要逐年接受性平教育的在職進修。

  • 《反歧視法》

    草案在公聽會階段就遭受許多團體的反對,甚至有錯誤資訊、對少數族群的不當攻擊,想要延緩反歧視法上路的時程、或是縮減反歧視法保障的對象。小歐盟認為目前草案版本大致能減少大眾交易、就業或教育上少數族群、弱勢族群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,因此樂見其一步一步往三讀、公告生效的方向推進。

  • 《人工生殖法》

    本來限定異性戀不孕夫妻才能夠施行的人工生殖相關的術式,小歐盟認為要對單身女性及女同志伴侶開放,至於代理孕母,則要求法規要對兒童、孕母的保障完整無剝削疑慮下得開放,即道德型代孕(ethical surrogacy)

如果上述文字太難讀懂,小歐盟用滿滿的諧音梗,一句話說明我們的性平態度:

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,這令許多外國遊客增加了來訪台灣的動機。彩虹觀光、彩虹外交,為台灣走出一條新的國際推廣之路。​

不論是惡意為之或是無心的歧視,都讓另一方感到自己身上不可改變的特質不被接納、認同、信任,造成生活壓力。雖然,我們自己也不時會被歧視,但是在我們能量滿滿的時候,我們會對歧視言論正面回擊,不讓對方得寸進尺。​

有時候是否心中不自覺地出現「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」的聲音?今天想要展現自己的陽剛面還是溫柔面?由自己決定。​

成為大人之後,我們不知不覺慢慢忘記兒少時期的青澀、不成熟,而希望避開兒童越遠越好。其實這只是與兒童對話,需要一些練習和技巧。互相認識之後,兒童也能成為我們意想不到的忘年之

女性的家庭照顧者,始終會在幼童成長階段面臨的職涯、家庭之間選擇的兩難。小歐盟會持續提出照顧女性的相關法案,讓女性能夠勇敢追求職業發展,也能安心照顧家庭。

獨立扶養孩子不論是在經濟上、心理上、社會支持上,都處處感到不容易。不能給予實際的支持下,至少不要成為他/她們的育兒阻力吧!

台灣推動性平運動至今30多年,許多身份認同為同志的銀髮族,不容易在自己的同儕圈找到性別取向認同,就醫時也更容易遭到不友善的提問和對待。小歐盟認為不論幾歲,人人都有不被自己性別取向歧視、不被耽誤使用醫療資源的權利。

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性別氣質感到抱歉,我欣賞獨一無二的我。

 

2024台灣同志遊行現場

2024跨性別遊行現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