園所資料,全國教保資訊網(應該)都查得到?
根據教育部去年底的統計,台灣的2-6歲幼兒入園率達到72%,顯見台灣多數的親子家庭,仰賴目前的學前教育服務,讓家庭照顧者減輕平日照護幼兒的工作、並可能勻出時間做自我實踐上的追求,至少,能離開家庭工作以換取薪資。
當前政府的主要目標,是擴大學前教育服務的人數,並盡可能的降低家庭端的負擔,像讓符合一定條件的私幼變身為準公共化幼兒園就是一個例子。
但在這個提升人數的過程中,學前教育的品質、或至少安全的把關,似乎被疏漏了。今年以來的兒虐、兒少性剝削新聞事件,引起許多社會不安,更尤以家長端人心惶惶,不知道如何尋找安心信賴的托育環境。
目前政府提供家長端查詢、了解幼兒園所資料的入口為全國教保資訊網。
📢在使用這個介面後,小歐盟想指出以下幾個須待改善之處:
- 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幼兒園查詢頁面
家長在孩子就讀幼兒園前的前期調查中,無法在教保網的同一個頁面內查詢到所有資料,還需要分「基本資料」、「評鑑結果」、「裁罰紀錄」等搜尋,等於家長需要開三個頁面才能搜尋出一間幼兒園的完整內容。
小歐盟認為,教保網的資料庫需要與地方政府的裁罰文號、違反兒少法等資料庫對接,讓家長能夠完整了解園所的負責人或行為人被裁罰的事由、不當對待的嚴重程度,如此對受害者家庭才是基本應有的交代,對即將要進入園所就讀的家庭也才算做到知情的保障。
- 只查一個不夠還得查到兩個
全國教保資訊網的資料,目前由教育部負責維護,因此可以查詢到的資料,僅限違反《教保條例》或《幼照法》的行為人或是機構負責人。
而補習班違法經營幼兒照顧、某些幼兒園涉事行為人、托嬰中心違法及其它違反兒少法的人等,家長要另開頁面到衛福部社家署維護的「違反兒少法」公告處才查詢的到。
這讓查詢又多了一道功夫。在未入學、不知道老師名字的階段,家長更難做出選擇園所的決定。小歐盟認為,此二網頁應考慮至少一頁去承擔起公告所有相關違法事蹟的功能,減少家長來回查詢的負擔。
- 知錯能改還是積重難改
不論是司法判決或是違反兒少法,加害人姓名皆為永久公開。但是在全國教保資訊網,違法行為人或園所的裁罰紀錄在最短三個月,最長六年,家長就查詢不到了。
乍看之下,幼兒園面對著市場競爭,希望能有改錯向善的機會,好像是合理的要求。但這同時也令家長及幼兒難以了解這個經營團隊是逐年改善,還是故態復萌、或是在其他縣市過的風生水起。
自2023年此新規上路後,幼教網能查到的裁罰紀錄瞬間少掉許多。當前政府在經營方的商譽風評與家長知情權利、托育安全保障間,靠向了經營方那側。
在0-6歲國家一起養的整體政策主軸下,家庭照顧者(尤其是女性家庭照顧者)被鼓勵離開家庭照顧的工作,但是由於整體學前教育服務的量能無法及時跟上,仍令外出工作的雙親無法全然放心,許多民意正期盼著監管雲的上線。
全國教保資訊網,作為現階段家長了解園所經營紀錄的官方正式介面,在未能提供更高品質的托育安全下,至少須減少家長查詢、了解裁罰情形的困難,以作為送托父母挑選園所的重要參考,讓受害者家庭看見裁罰至少有做出來的些微安慰,更是作為園所審慎經營、提高托育品質的箴言。
#月捐200元,共同打造多元平權的台灣,請點選此《捐款方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