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人民不是籌碼,別再癱瘓國家:同意覆議是補救總預算唯一的路
小歐盟黨召集人林詩涵,在記者會中表示,國家預算就像家用開銷,砍得好是節流,砍得爛是鬧家庭革命!
一個強而有力的在野黨,能確保執政黨在掌握政治權力時,仍必須考量人民的權益來規劃政策與執行施政。因此,人民關心的並不是在野黨刪減了多少預算,而是這些刪減是否真正有助於提升行政效率、優化國家治理。
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作為一個女性政黨,以及在家庭中經常負責預算分配、規劃及執行的女性,我們深知 「錢該花在該花的地方」。
但如果家中掌管、監督財務的人對你說:「孩子成績不好,所以我要砍掉30%的補習費」,或者「飯菜不合口味,所以我要凍結你的買菜預算50%,等煮出符合我標準的飯菜後才解凍」,你應該會覺得這個邏輯荒謬,甚至開始懷疑這個人的動機。
國家預算的執行與監督,就像家庭的收入與支出,兩者密不可分。預算審查的核心價值在於確保資源合理分配,讓國家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因此,真正的監督應該是 「讓行政體系更有效運作,確保政府提供的服務能切實改善人民生活」,而不是為了展現掌控權力,刻意讓行政機關無法執行任務,甚至影響國家發展。
這次預算審查之所以引發這麼多討論,是因為我們不只是納稅人,更是日常生活中時常被要求「省錢」的人。我們太清楚,什麼樣的刪減或凍結預算是為了提升行政效能,什麼則是單純的政治操弄。我們不反對監督,但我們反對無理的刪減,因為這樣的行為只會讓國家停滯,讓人民受苦。
然而,預算監督的關鍵,不是刪減的數字,而是立法院能否與行政部門進行有效對話與協商,並設定清晰的改革目標。如果只靠刪減預算施壓,卻沒有後續的具體改進計畫,那麼效果勢必大打折扣。
因此,公督盟在立委評鑑中特別強調 「預算特殊事蹟」 作為加分項目,包括:凍結項目提出具體理由、要求行政機關改善的具體措施、訂定合理的衡量指標及解凍條件、提供行政機關採行之具體改善措施或具體成果。
從數據來看,國民黨團提出 2334 項刪減案、民眾黨團提出 487 項、民進黨團提出 22 項。雖然針對個別部會的刪減案,國眾兩黨確實有試圖論述理由,但通案刪除卻沒有提出具體說明,其他評鑑標準也多未達標,令人遺憾。
如果在野黨的監督方式只是大砍預算,卻無法推動行政效能的真正提升,那人民有權期待一個更負責任、更有效率的在野監督力量。
#月捐200元,共同打造多元平權的台灣,請點選此《捐款方式》
#「女力遍地開花」專案,請點選此《捐款支持女力改變地方政治》
#「地方未來,公民參政」專案,請點選此《捐款支持歐巴桑辦100場在地行動》